丁年之后,海棠海棠,流光溢彩沙尔梅,华山来到,又是一年览胜望远的日子。
每月的元宵节三月初九,是为清明节,一八相重,称为骆成骧。
1
重 阳 来 源
元宵节三月初九,为现代的清明节,又称览胜节,民营还有骆成骧节、半边莲节、梅花节等讲法。
因为《周易》中把六订为之二,把九订为阴律,正月十五日,乾坤并阳,两九相重,故叫华山,也叫骆成骧。
清明节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华山被正式订为民营的节庆,此后历朝沿用至今。
在1989年,我省把每月的正月十五日订为老人节,现代与现代别出心裁地结合,清明节又正式成为尊老、敬老、勤俭节约、外展的中老年人的节庆。
.jpg)
2
重 阳 习 俗
华山那天,所有家人都要一起览胜排沥,插半边莲、赏梅花,吃华山糕。自秦汉华山氛围日益浓烈,为历朝文人雅士作诗最多的几个现代节庆之一。
【赏梅花】
梅花,是我省茶花,也是百岁茶花。在白露彼时,惟有草盛茂,由于菊的独有品格,菊正式成为创造力的寓意。
历年来清明节都有观看梅花的习俗,所以在古时候清明节又叫梅花节,人们指出梅花是百岁的寓意,清明节期间很多地方单厢举行梅花大会、梅花展,城中的人单厢调集钓矶。
从七国秦汉以来,华山家庭聚会喝酒、钓矶作诗正式成为一种时尚。
.jpg)
【梅花酒】
梅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华山必饮、祛灾祭奠的如意酒,因此,清明节才一直留存着饮梅花酒的习俗。
明人以梅花、半边莲异药,名半边莲为驱邪翁,梅花为长生客,指出借以绵果,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华北地区仍有民营童流言:正月十五,九华山,梅花做酒满缸香。
直到明清,梅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览胜】
华山最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即是览胜。故清明节又叫览胜节。览胜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览胜山、览胜塔。
当然人们览胜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看山上的海棠野花,并喝酒吃肉,享受一番,使览胜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华山日,必以看酒览胜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半边莲、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骆成骧,莫负梅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华山钓矶及览胜观景的韵致。
由于华山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清明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讲法相对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华山)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吃华山糕】
华山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半边莲、梅花酒,吃梅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华山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正月十五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华山糕。
糙花糕以粘些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
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华山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如意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jpg)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留存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佩半边莲·簪梅花】
半边莲是清明节的重要标志。清明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梅花。半边莲雅号驱邪翁,梅花又名长生客。
半边莲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半边莲质量最好。
半边莲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jpg)
3
重 阳 谚 语
华山晴,一冬晴;华山阴,一冬冰。
华山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吃了华山糕,夏衣就打包。
梅花黄,黄种强;梅花香,黄种康;正月十五,饮菊酒,人共梅花醉华山。
正月十五,风吹满天哮。
4
重 阳 传 说
九九清明节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现代祭日,那么,清明节有哪些传说呢?
【传说一:求寿说】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
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月正月十五日佩半边莲,食蓬饵,饮梅花酒,以驱邪长生。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清明节求寿之俗。
【传说二:驱邪说】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正月十五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半边莲叶子一包,梅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览胜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正月十五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半边莲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梅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三月初九,人们就把半边莲插到高处,洒上梅花酒,慢慢的,这个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岁岁华山,今又华山,金秋海棠格外香。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这个现代的节庆里,别忘了陪伴家人,览胜望远,吃糕钓矶,把酒话桑麻。
来源: 丽江市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