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个为什么网八万个为什么网

八万个为什么网
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

有药材两年下跌超800%出现了甚么

买股票就看篦齿策略师研究报告,权威性,专业,及时,全面,乐享马萨省主题机会!

每经本报记者 郭荣村    每经编辑 梁枭 何小桃 易启江

上周,股价稳步下跌的中成药股倍受资本消费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在2021年三季度生物制药股大幅反弹的背景下,中成药成分股(882572)在2021年逆势下跌近半,仅在2021年的最后两个月,中成药成分股就下跌了18%。1月4日是2022年复牌这天,Wind中成药成分股当日又强势反弹2.71%,其中新光药业(300519,SZ)、国药(600085,SH)、汉森制药(002412,SZ)等众位中成药股跌停,中成药股关注度有增无减。

每星期中国经济新闻Kunming

中成药股强势反弹是受到这两年中成药材稳步涨价,以及上周相关中成药上市公司纷纷对旗下产品涨价等不利因素负面影响。近日,《每星期中国经济新闻》本报记者走访调查了全国最大的中成药材交易中心之一——广州孔布龙中成药材消费市场。数名小店老板娘告诉本报记者,自禽流感成灾以来,大部分中成药材都在涨价,目前中成药材下跌大盘基本见顶。投书的中成药材策略师则表示,中成药材下跌大盘应该能稳步到2022年上半年。

近些年,有关部门多次颁布中国经济政策全力支持西医金融行业产业发展。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险局、国家西医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医疗保险全力支持西医发扬创新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具备条件的西医生物制药政府机构列入医疗保险驻点,将适于的中成药和西医医疗服务项目列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这意味着又一项西医利空中国经济政策颁布。

中成药股此轮下跌大盘能否稳步?数家券商研究报告指出,在多年中国经济政策利空推动下,西医金融行业迎机遇,西医企业估值水平高性价比突显,看好中成药股先期大盘。不过,数名投书的私募基金政府机构生物制药金融行业研究人士则认为,此轮中成药股下跌受估值水平、中国经济政策、PON等双重不利因素共振负面影响,下跌大盘稳步性难以确定,预计不会稳步很久。

价格像火箭一样蹿升

广州孔布龙中成药材消费市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珠江河畔,是全国最大的中成药材交易中心之一。2021年12月31日下午,《每星期中国经济新闻》本报记者实地走访调查孔布龙中成药材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内小店鳞次栉比,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中成药材。本报记者看到,几乎每位小店老板娘都在忙着整理中成药材,不时有卡车来送货和发货。

临近中午,来消费市场的消费者并不算多,有少许消费者在一个个小店内选购中成药材。一名小店老板娘告诉本报记者,消费市场现在主要做批发,客户主要在网上下单,在手机上转账后可以直接发快递。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本报记者不时听到消费者发出太贵了又涨价了等感概。

李明(化名)是广州本地人,今年五十来岁,个子不高,做中成药材批发生意已有20余年,对中成药材的功能药效如数家珍。他指着自己小店内的药材对本报记者介绍道:你可以用丹参、田七、花旗参和石斛一起研磨成粉,叫四宝粉,每天用来冲水喝,可以降血压。从街边小摊到消费市场大楼内,他始终守着中成药材批发这行,不足20平方米的中成药材小店也承载着一家人的生计。

李明告诉本报记者,此轮中成药材下跌大盘是从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禽流感以后,大家保健的需求增加了,药材的需求也就变大了。中成药材可以提高免疫力,2020年金银花和板蓝根就涨了一些,像百合、玉竹、沙参这些可以用来润肺的药材都卖得很好,价格也涨了不少。

他也表示,2021年以来中成药材价格普遍下跌:像地黄2020年才十多块一斤,现在要三十多块一斤,一些中成药材价格像火箭一样蹿升。当本报记者问及下跌的原因时,他表示并不清楚。可能是有人在炒作吧,就跟买股票票一样,药材产量越少越多人炒。就连葱姜都有人炒,你以为中成药材没有人炒?他反问道。

据李明介绍,他小店的药材主要从云南、广西进货,全国各地都有他的老顾客,要么是吃完了又来买,要么是卖完了再来提货。他说,尽管药材价格涨了不少,他也没有赚到更多钱。我们是根据进货价来定价的,药材终端价格涨了,进货价也会涨,而且一涨价来买药材的人相对来说就会少一些。

在本报记者走访调查过程中,数名小店老板娘均表示不清楚药材下跌的原因,也不清楚此轮下跌大盘什么时候会结束。一名小店老板娘表示,中成药材价格变化很大,像田七在五年前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到三百多元一斤,随后几年价格有所回落,现在则是180元一斤。

李明则向本报记者分析:这一轮药材下跌大盘已经到头了,价格基本上比较平稳了,现在年尾价格只会上不会下,等过完年以后再看价格会不会下降了。

多不利因素共振导致药材涨价

根据中成药材信息平台药通网数据,2020年至今,中成药材大盘成分股下跌超过30%,而此前三年下跌了约10%。具体到各药材品种,有超过50种中成药材的价格在2021年翻倍,其中白扁豆下跌超过800%,地黄和旱莲草下跌超过300%。

为何2020年以来中成药材价格大幅下跌?药通网资深策略师郑智文在接受《每星期中国经济新闻》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成药材价格下跌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第二,同样是受禽流感负面影响,大量通关口岸关闭,跨境物流受到极大冲击,一些进口药材无法运输到国内,像白豆蔻、马钱子、胡椒这些进口较多的药材价格开始下跌。

第三,中成药材价格具有周期性,前些年高价刺激下药材生产过剩,导致2018年前后药材多年维持低价状态,稳步低价又会导致减种,减种之后价格就又开始下跌。中成药材价格呈现出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的周期性特点。

第四,受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种植成本上升负面影响。最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如低温、干旱、洪涝等,导致一些药材减产,从而引起价格下跌;同时最近些年种植成本和采收成本也在下跌,相应的药材价格也会下跌。

第五,受中成药材质量监管力度加大的负面影响。2020年7月,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颁布,并于同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随着新药典颁布实施,合格的药材成为用药单位的首选,因为重金属、农残、硫磺、灰分等问题,合格的药材价格下跌,不合格的药材价格下降,不同品质的药材价格也拉开了距离。

此轮下跌大盘还将稳步多久?郑智文分析称:应该能稳步到2022年上半年,受禽流感负面影响提前涨价的药材,现在价格已经开始下滑了,药材提前涨就会刺激生产,生产一恢复,价格就开始走下坡路。一些生产周期比较短的,一年生的,半年生的,价格已经恢复了。

中成药上市公司纷纷涨价

产业链上游的中成药材涨价后,对产品涨价成为中成药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的方案之一。上周,相关中成药上市公司纷纷对旗下中成药产品涨价。

2021年12月13日,有投资者询问华润三九(000999,SZ)的安宫牛黄丸是否将跟进涨价。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随着近年来整体成本的下跌,特别是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不断下跌,在兼顾患者的接受能力和公司缓解成本压力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产品以及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公司也会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公司的安宫牛黄丸出厂价今年有所提升。本报记者日前查询阿里健康大药房,华润三九的安宫牛黄丸售价为399元(3克/丸/盒)。

安宫牛黄丸主要原材料是牛黄、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等。药通网数据显示,牛黄(天然胆黄)价格由2019年1月的36万元/千克下跌至目前的55万元/千克,麝香(天然)则由2019年1月的36万元/千克下跌至目前的42万元/千克。

米内网数据显示,安宫牛黄丸是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第一大品种,近年来销售额快速增长。2019年超过20亿元后,2020年同比增长16.52%,预计2021年突破30亿元大关。目前,有超过100家企业拥有安宫牛黄丸生产批文。

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另一个涨价的中成药品种。2021年12月21日,太极集团(600129,SH)同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药品藿香正气口服液为公司的骨干品种,因主要原料、辅材、能源等成本稳步下跌,为缓解公司成本上升压力,促进消费市场的可稳步产业发展,公司上周已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上调幅度为12%。

被问到旗下产品是否有涨价计划时,九芝堂(000989,SZ)亦在上周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中成药原材料由于受气候、种植面积等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出现普遍的价格下跌,特别是贵细原材料共振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供需矛盾负面影响,涨价幅度较大;公司一直监测中成药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对价格走势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的采购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中成药股大盘能否维持?

自2016年国务院印发《西医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颁布中国经济政策全力支持西医金融行业的产业发展。比如,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险局、国家西医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医疗保险全力支持西医发扬创新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医疗保险全力支持西医发扬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具备条件的西医生物制药政府机构列入医疗保险驻点,将适于的中成药和西医医疗服务项目列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奶酪基金董事长、基金经理庄宏东认为,《意见》在医疗保险驻点准入、医疗服务价格、支付方式改革上给予较大的中国经济政策倾斜,战略上明确了西医发扬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意见》涉及的适用性偏医院场景,通过充分调动医疗保险职能,进一步完善西医医疗保险全力支持中国经济政策,有助于充分释放西医产业发展活力。他还表示,竞争格局好的中成药品种和西医服务企业有望获益。

在2021年三季度生物制药股大幅反弹的背景下,中成药股消费市场表现一枝独秀。Wind数据显示,中成药成分股在2021年下跌了近半,而2021年的最后两个月,中成药成分股下跌了18%。此外,数家西医上市公司也走出了一波下跌大盘。

1月4日,2022年复牌这天,Wind中成药成分股再次强势反弹2.71%,新光药业、国药、汉森制药等众位中成药股跌停,中成药股延续了下跌态势。

为何中成药股走出了一轮火热大盘?方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生物制药研究总监黄益云在接受《每星期中国经济新闻》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个不利因素共振促成了中成药股此轮下跌大盘:国家鼓励西医金融行业产业发展,相关利空中国经济政策不断颁布;很多中成药企业产品没有进入PON,可以自主定价;相较于创新药、CXO这些细分赛道的上市公司动不动上百倍的市盈率,中成药股长期维持二三十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水平相对较低。

深圳市森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存则分析称,西医股有几个独特的优势:第一,很多公司股价之前跌了五六年,估值水平水平非常低;第二,西医里大部分品种没有国家PON的中国经济政策压力;第三,部分传统中成药品牌,因为原材料(麝香、牛黄等)下跌,产品不断涨价,刺激消费市场对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期趋于乐观;第四,部分配方颗粒应用场景变宽,基层医院皆可开处方,且保留加成。

数家券商表示看好中成药股先期大盘。据国金证券一份研究报告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基数不断扩大,对中成药的刚性需求稳步增长;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支配收入提升,受禽流感负面影响健康管理意识大幅度提升,居民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需求上升,西医在抗击新冠禽流感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西医金融行业监管规范不断加强,西医创新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空间广阔。

此轮中成药股大盘还能稳步多久?林存表示,预计西医大盘不会特别持久,目前更多是反弹,只是相对其他生物制药股来说更加具有中国经济政策安全性。

黄益云指出:中成药股这一轮大盘稳步性有待观察,我认为没有多少稳步性。从估值水平来看,这一轮下跌之后,很多企业估值水平已经到了近三年比较高的位置。他还表示,中成药股所有公司整体下跌的现象会越来越少,会出现结构性分化,部分公司股价可能会借助中国经济政策东风稳步长牛,但2022年中成药股整体性的下跌大盘很难稳步。

瓜分6666元现金红包!领取8%+理财券,每星期限额3000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万个为什么网 » 有药材两年下跌超800%出现了甚么
分享到: 更多 (0)

八万个为什么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